关于提高个人效率的经历(一)

2017.02.23 00:00

观念的转变

今年年初这一段时间特别注意效率类软件,写了不少关于提升自己效率的规划,其实这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看一下我的Googe Play里下载过多少清单类应用,多少日历类应用,多少笔记类应用就可以知道了,但是那时候所做的就是把它们下载到手机上,注册一个账号,然后简单添加几个任务,试试各种功能(除了协作功能以外),也根本算不上使用了这款app,因为它除了让我不停折腾手机以外也没给我带来什么帮助。
一直到最近,我开始接触一些个人管理的方法或是方法论,比如番茄工作法GTD等,尤其是之前一直是用来发现好应用的少数派,最近一直在发2016与我的数字生活的征文,许多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管理以及数字生活的经验,有很多都给了我很大启发。说起来少数派之前给我的印象跟个果粉根据地似的,虽然也有Android的平台的栏目,但无论数量和质量感觉都不如 iOS和Mac板块,Windows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但后来一想也对,毕竟在办公软件,任务管理类软件等等方面,苹果的生态确实是优于其它平台的。少数派最近的这些文章中推荐的很多软件都是苹果生态独有的,像我这种用不起iPhone更买不起Mac的穷鬼自然无福使用WorkflowomniFocus等等大家口中的效率神器了(买得起Mac也未必舍得买omnifocus这样的软件),但是这些文章里的思想却能给我一些借鉴。
比如有一篇信息的输入到内容的产出 |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从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角度介绍了作者的一些经验,虽然和他用的应用不太一样(比如他用Instapaper我用Pocket,以及我并不是很喜欢用Inoreader读东西),但是这篇文章给了我不少提示,比如:

  • 我也应该关注信息源的问题,至少我应该减少获取信息的渠道以提高效率;
  • 我应该考虑一下需不需要标签系统;
  • 我应该更加注重信息的整理吸收以及输出,不能仅仅停留在看完就保存

还有一篇iPad Pro 学术指南 |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里面提到的从软件到硬件我一样也用不上(哦不,至少还在用Pomotodo),但是给作为刚刚步入研究生阶段任务突然加重了许多的我一个提示,我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来应对我现在的生活,而不是糊里糊涂的想起啥来干啥。
这些文章以及之前接触的一些优秀的效率软件都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去构建自己的体系,但是这类文章我之前也有接触,通常都是把他们当成一些花里胡哨不咋靠谱的东西并不在意,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花费时间给自己构造一套体系用来束缚自己况且还没啥用处,也因此之前试用各种软件都不了了之。真正让我改变观点的是我开始接触了一些GTD的方法论,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渠道了解道GTD,但那个来源一定是我比较信任的一个,以至于我会选择去尝试这个理论。
《搞定Ⅰ:无压工作的艺术》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但是它的一个技巧就改变了我的看法,就是把所有代办的事情统统赶出大脑放在一个可靠的系统中,然后集中精力做眼前的事,看到这个我才意识到那些各种功能的待办清单有什么意义,虽说只是简单的列一个清单,但是对于心理的影响是极大的,从TickTick开始尝试,直到现在用2Do,我开始逐渐的完全依赖这套系统,把脑子里想到的所有不能立刻完成的事项记下来,这样脑子就会不再过多思考这些事,做眼前事情的效率也就上去了。把确定要做的事情安排好,这样就会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哪怕这是种错觉,那给人带来的感觉也是极好的,即使出现了计划外地变动,也会非常从容。而之前周期性的感到崩溃很大原因就是脑海里萦绕着太多要做的事但是都没有明确的计划,最后越来越多把大脑压垮,然后彻底的放松一下把他们都扔掉从头来过才能找回状态,既然如此,何不平时就一点一点就把它们放到大脑之外保存好呢?
我会继续读GTD这本书,我相信会给我不少有用的技巧,但是即便现在我只看完了第一部分,它就已经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从此开始系统的关注自己的工作效率。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